國醫(yī)文化 ∣ 補中益氣,強力,除煩悶的大棗
公司動態(tài) 2019-01-10 02:23:06
大棗為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棗的成熟果實。又名紅棗、干棗、良棗、美棗。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,曬干。生用。
[產(chǎn)地溯源]
主產(chǎn)于河北、山東、河南、陜西等地。
[性味歸經(jīng)]
味甘,性溫。歸脾、胃經(jīng)。
[本草語錄]
“安中養(yǎng)脾?!?——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
“補中益氣,強力,除煩悶。 ” ——《名醫(yī)別錄》
本品補氣健脾,養(yǎng)血安神,緩和藥性。主要適用于如下病癥:
脾氣虛
癥見食少便溏,倦怠無力等。多與黨參、白術(shù)等同用。
血虛萎黃
多與熟地黃、阿膠等同用。
婦女血虛臟躁
癥見神志不安,心悸失眠,形瘦舌淡,食欲不振等。多與甘草、小麥同用。
峻烈藥傷及脾胃
大棗可緩解甘遂、大戟、芫花等峻烈藥物之毒性,保護脾胃。
中醫(yī)定向透化治療儀 ∣ 河南博恩醫(yī)療 ∣ 中醫(yī)定向透藥治療儀生產(chǎn)廠家 ∣ 二十年生產(chǎn)廠家 ∣ 售后有保障
本品含有機酸、三萜苷類、生物堿類、黃酮類、糖類、維生素類、氨基酸、揮發(fā)油、微量元素等成分。具有以下方面的生理作用:
1.保護肝臟,增強肌力,增加體重。
2. 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。
3.鎮(zhèn)靜催眠,降血壓。
4.抗過敏,抗癌,抗突變。
5.現(xiàn)代臨床用于治療過敏性紫癜,急、慢性肝炎,慢性萎縮性胃炎,潰瘍病,小兒哮喘等。
以肉厚皮薄、味甜者為佳。
貯于有蓋容器內(nèi),置于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蛀。
掰破煎服,10~ 30克;亦可去皮核搗爛為丸服。
濕盛脘腹脹滿、食積、蟲積、齲齒作痛以及痰熱咳嗽均忌服。
中醫(yī)定向透化治療儀 ∣ 河南博恩醫(yī)療 ∣ 中醫(yī)定向透藥治療儀生產(chǎn)廠家 ∣ 二十年生產(chǎn)廠家 ∣ 售后有保障
治療慢性腹瀉
紅棗、紅糖各50克,水煎服,喝湯食棗,每日1劑。適用于脾胃虛寒之腹瀉。(中醫(yī)驗方)
治療血虛、 面色萎黃
歸脾湯:大棗20克,茯神、黃芪、酸棗仁、龍眼肉各12克,白術(shù)、人參、當歸各9克,木香、炙甘草各6克,遠志3克,生姜3片。水煎服,每次20毫升,每日2次。(《濟生方》)
治療肺癰吐血、咳血
二灰散:紅棗(連核燒存性)、百藥煎(煅)各等分,研細末,每服6克,米湯調(diào)下。(《三因極——病證方論》)
治療過敏性紫癜
大棗60克,浸泡后文火燉,制成大棗湯,一次性服用,每日3次。( 中醫(yī)驗方
)
治療感冒、消化道疾病
大棗10枚,生姜5片。水煎服。適用于惡寒,惡心,食欲不振等癥。(中醫(yī)驗方)
治療各種虛癥
棗參丸:大棗10枚(蒸軟去核),人參3克。放飯鍋內(nèi)蒸爛,搗勻為丸,如彈子大。(《醒園錄》)
治療煩悶不眠
大棗14枚,蔥白7根,加水600毫升,煮取200毫升,一次服下。(《本草綱目》)
傷寒病后調(diào)養(yǎng)(口干咽痛、喜唾)
大棗20枚、烏梅10枚,搗爛,煉蜜為丸,口含咽汁,甚效。(《本草綱目》)
治療反胃吐食
大棗1枚去核,加斑蝥1個(去頭翅),一起煨熟,去斑蝥,空腹以開水送下。(《本草綱目》)
治療婦女臟躁
大棗湯:取大棗10枚、小麥200克、甘草60克,合并后每次取30克,水煎服。(《本草綱目》)
大棗山藥粥
配方:大棗10枚,山藥10克,粳米100克,冰糖少許。
制作:
1.將粳米、山藥、大棗洗凈,山藥切片。
2.粳米、山藥、大棗放入鍋內(nèi),用武火燒沸后,轉(zhuǎn)用文火燉至米爛成粥。
3.將冰糖放入鍋內(nèi),加少許水,熬成冰糖汁,再倒人粥鍋內(nèi),攪拌均勻即成。
功效:補氣血,健脾胃。適用于老年人脾胃虛弱、血小板減少、貧血、營養(yǎng)不良、骨質(zhì)疏松等癥。
大棗桂芪粥
配方:大棗10枚,桂枝10克,桂圓肉10克,黃芪10克,粳米100克。
制作:
1.把大棗去核,洗凈;桂圓肉、桂枝洗凈;黃芪洗凈,切片;粳米淘洗干凈。
2.把大棗、桂枝、黃芪放入燉鍋內(nèi),加清水100毫升,用中火燒沸,文火煮25分鐘,冷卻,濾去藥渣,留汁待用。
3.把藥汁、桂圓肉同粳米放人電飯煲內(nèi),加人適量清水,如常規(guī)煲粥即成。
功效:滋補心氣,寧心安神。
大棗川明參魷魚煲
配方:大棗8枚,川明參30克, 水發(fā)魷魚500克,料酒10克,鹽5克, 味精3克,雞精3克,姜5克,蔥10克,胡椒粉3克,棒子骨湯3000毫升。
制作:
1.將大棗洗凈,去核;川明參浸泡24小時,去粗皮,切成5厘米長的節(jié);魷魚洗凈,切成5厘米長3厘米寬的塊;姜拍松,蔥切段。
2.將大棗、川明參、魷魚、料酒、鹽、味精、雞精、姜、蔥、胡椒粉同放煲內(nèi),加入棒子骨湯,蓋上蓋。
3.將煲置爐上,武火煮熟即成。
功效:養(yǎng)五臟,補元氣。